愛心人收養流浪貓狗成“專業戶”(圖)
2011-10-09 09:50
濟甯晚報 評論0條


在新華社區有一戶收養流浪貓狗的“專業戶”,他家的小院裏貓狗嬉戲打鬧,黑、黃小鳥在歌唱。
院內“貓狗成群”
熱愛書畫的肖寶啓老人,也喜歡收養流浪的小貓、狗,整個小區裏的居民都知道,肖大爺已收養了一只烏龜、兩只小鳥、四只小狗、五只小貓,不大的小院裏到處充滿生機。“我們家老一輩的就喜歡養小動物,我和孩子也都喜歡小動物,有時候在街上看到流浪的或者受傷被丟棄的小動物,就帶回家。有的人養了小動物以後,不想養了就把它丟了,我覺得很不應該。”肖大爺說。
“四胞胎”只剩布丁
肖大爺的老伴程大媽告訴記者:“這些‘小家夥’,來這裏的‘途徑’都不一樣,有在大街上撿到的,有別人送來的,還有收養的。比如這只叫布丁的小狗,是今年過年時女兒在垃圾箱裏撿的,當時她路過垃圾箱,聽到有小狗的慘叫,就走過去看了一眼。一個塑料袋裏,4個出生沒多久小狗,臍帶還沒剪下來,凍的全身打哆嗦。抱回家後,小狗奄奄一息了,一家人七手八腳地把小狗臍帶剪掉,放在暖氣上,並拿出來棉墊給小狗鋪窩,之後買回來奶粉、鮮奶喂養,一晚上就起了三次,但是小狗在外面待的時間長了,最後只有布丁活了下來,到現在都6個月了。”
與寵物飼料商成熟客
肖大爺說:“小家夥們,一個多月就吃掉20斤的寵物飼料、一袋面粉蒸的饅頭、還有魚蝦、雞肝什麽的。”說著肖大爺拉開了冰箱,記者看到冷凍室裏堆的滿滿的全是用來喂寵物的,雞肝、雞架、小魚蝦等。“以前,我們去買寵物飼料,都跟賣飼料的講價,現在都是熟客了,價格比原來便宜不少,去花鳥魚市,賣魚賣蟲的小販見到我們說有新魚、新蟲到了,問我們要不要買點回去喂寵物。”程大媽說著露出會心的微笑。
“我的小狗會說話”
肖大爺指著沙發旁蒲團上趴著的一條白色“京巴狗”,“它叫皮皮,前面的左腿有毛病,不能正常走路,被送來後我和老伴抱著它去寵物醫院打過幾針,現在比原來好多了,沒事的時候我就帶著它出去溜著玩,不過現在還不能像別的小狗一樣正常活動。可能是跟著我的時間長了,有時候還跟我‘拉呱’,一天能叫我三四次‘爺爺’,還會說‘哎呦’‘幹嘛’呢,別的時間,它也說說別的,不過我們也聽不大清楚。別看它腿腳不好,‘能’著呢!”肖大爺高興地說。一聽皮皮還有說話的本事,記者的好奇心頓時來了,但怎麽看都覺得它只是一只普通的京巴狗。
這時,皮皮從蒲團上走到肖大爺腳下,程大媽幾次嘗試著讓皮皮說話,皮皮卻無動于衷,程大媽告訴記者,剛才記者進門時,皮皮還說了一句“幹嘛”,直到記者出門後,皮皮還是沒有說“一句話”。記者與肖大爺、程大媽約好,以後有機會,再來聽皮皮“說話”,並請他們拍下皮皮“講話”的錄像資料。“你再看看我們這只小嬌鳳鳥,一只爪子始終抓著籠子,是因爲它的一條腿有毛病,沒辦法站起來,別看它這樣,還能學百靈叫,還能說‘你好’,我問了專家,人家告訴我,像這樣的嬌鳳鳥很少。”程大媽說。
我們成了寵物醫生
肖大爺說:“我現在也算半個醫生了,家裏大概養了近四十個小動物,這些小動物們鬧個小毛病什麽的,我都能用家裏備的藥,給它們治療,我們養過一只名叫‘貝貝’的波斯貓,活了二十二年,可以說是比較長壽的貓了。”
當記者問及小動物死亡了會怎麽處理時,肖大爺這樣告訴記者:“我家門口的小花壇裏,就埋著老死的動物們,還有在街上,看到了‘遭遇不測’死亡的動物,看到這些小生命受傷或者死亡我就心裏不是滋味,生命還不都是一樣嗎?”
編者按:
肖大爺告訴記者,現在自己的住房條件已經不允許再養更多的小動物了,希望更多的人考慮一下,養寵物前,是不是真的能夠堅持下去,如果決定去養,就應該做到“不抛棄不放棄”。動物也是有生命的,希望大家尊重生命,愛護生命。老兩口向記者展示皮皮